440 年前,彼得·保羅·魯本斯(Peter Paul Rubens),這位佛蘭德巴洛克藝術最偉大的畫家之一誕生。為了紀念這一天,我們特別選擇了他創作的其中一幅最愛的畫作——他第二任妻子海蓮娜(Helena)的肖像。
「[…] 我決定結婚,因為我還未準備好接受獨身的清貧生活。[…] 我選擇迎娶一位出身良好但平凡的女子,儘管當時整個世界都極力勸我娶一位宮廷貴婦。但我害怕貴族的驕矜——這種虛榮是最可怕的惡習,[…] 於是我更傾向於迎娶一位不會因看到我拿起畫筆而感到羞愧的妻子。」(魯本斯致友人尼古拉斯-克勞德·法布里·德·佩雷斯克的信)
1630 年 12 月,53 歲的魯本斯迎娶了年僅 16 歲的海蓮娜·富爾曼(Helena Fourment),她是安特衛普一位絲綢商人的女兒。即便是魯本斯最親近的朋友也未能克制對這段懸殊年齡差婚姻的議論。魯本斯的第一任妻子伊莎貝拉·布蘭特(Isabella Brant)於 1626 年因瘟疫去世。
海蓮娜·富爾曼的形象讓人聯想到古典藝術中的「含羞維納斯」(Venus Pudica)——以雙臂遮掩裸露身體的嬌羞女神。此外,魯本斯深知提香(Titian)筆下的《穿毛皮的少女》(Girl in a Fur)(你可以在我們的典藏中找到這幅畫),該畫中的女子同樣以毛皮披裹身體。在這兩幅畫中,魯本斯都以細膩的筆觸呈現了光滑柔嫩的肌膚與深色天鵝絨般毛皮之間的鮮明對比。
這幅畫作的傳統名稱 《Het Pelzken》(意為「小毛皮」) 來自魯本斯本人,他將這幅畫作作為私人禮物贈予年輕的妻子。海蓮娜從未出售這幅畫,這件作品由她的子女繼承,並直到 1730 年才首次出現在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畫廊的館藏目錄中。
2017 年秋季,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Kunsthistorisches Museum)將於 10 月 17 日至 2018 年 1 月 21 日舉辦一場盛大的魯本斯回顧展,以向這位歐洲藝術史上的巨匠致敬。屆時,觀眾將可一覽魯本斯在多種媒材上的創作,包括素描、油畫習作、木板畫以及巨幅畫布作品。這將是本季最值得期待的藝術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