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泣的邱比特頭像 by Unknown Artist - 1760年代 哭泣的邱比特頭像 by Unknown Artist - 1760年代

哭泣的邱比特頭像

大理石 •
  • Unknown Artist Unknown Artist 1760年代

1944年8月31日,德軍轟炸波蘭的城鎮──諾韋米亞斯托(Nowe Miasto,也就是現今的華沙新城區),其中一顆飛彈砸穿聖加西彌祿教堂(St. Kazimierz Church)的拱頂,當時有無數居民以教堂為庇護所,都不幸喪生。不僅如此,波蘭公主瑪麗亞•約瑟夫•索比斯卡(Maria Józefa Sobieska,1685–1761)的陵墓也因此被摧毀。哭泣的邱比特頭像便是這座墳墓的殘存雕像。

這位公主的原名是瑪麗亞•韋賽爾(Maria Wessel),她是波蘭王子康斯坦丁•索別斯基(Konstanty Sobieski, 1680–1726)之妻,也是約翰三世國王(King Jan III Sobieski, 1629–1696)的媳婦。這位王子當時名聲不佳,甚至連他自己的母親──瑪麗亞•卡茲米耶拉(Maria Kazimiera)皇后都不看好他。儘管如此,瑪麗亞公主還是在家人不知情的狀況下,於1708與王子結婚。短短幾個禮拜後,康斯坦丁就拋棄他的妻子,試圖使婚姻無效。中間的過程持續好幾年,最後這對情侶還是和好了。但在一年後的1726年,康斯坦丁王子便撒手人寰。作為一名寡婦,瑪麗亞公主收到已故丈夫留給他的家產,並管理這棟索別斯基的豪宅。在人生最後幾年,她把這棟房子賣給姪子迪奧多•韋賽爾(Teodor Wessel),之後移居華沙的天主教女修道院,並於1760年在此過世。

因為她和皇室有所關聯,陵墓上的雕飾便是紋章學研究人員的重要資料;除了她的墓誌銘,這座大理石墓碑的底座上還有兩枚紋章:一枚是象徵索別斯基家族的詹尼娜紋章(Janina)、一枚是代表韋賽爾家族的羅加拉紋章(Rogala)。底座上方托著一枚獎牌造型的石碑,上面刻有瑪麗亞公主的頭像;頭像石碑的左右兩側各有一隻邱比特。邱比特是文藝復興時代相當流行的裝飾元素,時常出現在寓言或神話作品中,與快樂和愛情的主題息息相關。在宗教藝術方面,邱比特的象徵意義會根據用途不同而改變。在瑪麗亞公主的墓碑上,其中一隻邱比特的右手拿著手帕擦拭眼淚,左手向下拿著熄滅的火把──象徵凋零的生命。這尊邱比特的頭像如今陳列在博物館的收藏品中。

感謝華沙博物館讓我們展示這尊作品,對我來說,這尊邱比特頭像象徵著二次世界大戰時,發生在我家鄉的悲傷往事──到1945年1月截止,已經有85%到90%的波蘭建築面目全非。

備註:想閱讀抗戰藝術相關文章「戰爭怎麼可能會有好處?("War, what is it good for? Absolutely nothing!")」請點此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