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王座上的納迪爾沙 by Unknown Artist - 1850 孔雀王座上的納迪爾沙 by Unknown Artist - 1850

孔雀王座上的納迪爾沙

蒙兀兒雕像、不透明水彩和金箔、紙質 •
  • Unknown Artist Unknown Artist 1850

納迪爾沙.阿夫沙爾(Nadir Shah Afshar)是中突厥的殘酷君王也是波斯最强大的沙阿(Shah)。以强大的軍事力量聞名,被描述爲第二個亞歷山大。他在1739年對德里(Delhi)進行的毀滅性襲擊是蒙兀兒(Mughal)時代的分水嶺。雖然蒙兀兒帝國在襲擊前已呈衰弱之勢,但在納迪爾沙擊敗蒙兀兒後,才正式結束了帖木兒(Tamerlane)與成吉思汗(Genghis Khan)後裔的統治。納迪爾沙滿盆滿缽的回歸伊朗,甚至帶回蒙兀兒權力的象徵——孔雀王座。

隨後納迪爾沙變得越來越獨裁與殘暴。波斯爆發起義被毫無仁慈地摧毀。他表現出精神錯亂的跡象,導致部落與官員都感到恐懼,認爲繼續讓他治理會十分危險。在1747年6月20日,他的將軍闖入寢室意圖刺殺他。儘管是在睡眠中的突襲,納迪爾沙還是擊殺了兩名刺客後才身亡。隨著納迪沙的死亡波斯進入無政府狀態,宮中遭受掠奪,孔雀王座下落不明。

有趣的是,這幅畫是在德里遇襲後的一個世紀才繪出,擺放在蒙兀兒末代皇帝巴哈杜爾沙二世(Bahadur Shah II)的宮中。此畫是典型蒙兀兒風格,身體呈現四分之三,頭部卻是側面。華麗的沙米亞納(shamiana,一種印度禮節用帳篷)和女性服裝皆是傳統蒙兀兒風格,而沙阿則可透過特有的頭巾(turban)來辨識。此畫就像是提醒,雖然納迪爾沙在1739年取得勝利,蒙兀兒帝國仍持續了100年之久。然而,現實是,蒙兀兒的財務與影響都無法從1739年的襲擊中恢復。

-Maya Tola

附註:孔雀王座或稱蒙兀兒帝國王座(Takht-i-taus)是17世紀集無數珍寶之大成。點此欣賞它精美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