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拉之死 by Jacques-Louis David - 1793 - 128 x 165 cm 馬拉之死 by Jacques-Louis David - 1793 - 128 x 165 cm

馬拉之死

布面油畫 • 128 x 165 cm
  • Jacques-Louis David - August 30, 1748 - December 29, 1825 Jacques-Louis David 1793

感謝比利時皇家藝術博物館,我們今天要向你呈現世界上最著名的畫之一。同時,這是我們與該博物館合作的特別月中要展出的最後一幅畫。請盡情享受吧!:)同時,萬聖節快樂!

巴黎,1793年7月13日,星期六。晚上7點15分,瑪麗-安妮·夏洛特·科黛(Marie-Anne Charlotte Corday)在與受害者的女友西蒙·埃弗拉德(Simone Evrard)發生了短暫的口角後,進入了科德利耶街30號讓-保羅·馬拉(Jean-Paul Marat)的房間。在這不久前,她在王宮附近的一家商店裏買了一把大刀,很巧妙地將它插進了這位政治家和公眾人物的胸膛,他當時正在泡澡,來減輕身上因皮膚病引起的疼痛。出身於貴族的夏洛特·科黛是來自卡昂的狂熱保皇黨,她想把社會的煽動者馬拉除掉。謀殺案發生後,她立即被逮捕,並在簡短審判後被判處死刑,並被送上了斷頭臺。馬拉於1789年9月創辦了《人民之友報》,該報從創辦起就非常受歡迎。它的策略是強硬和無情的。國會並沒有錯失這次暗殺的政治宣傳機會,他們要求雅克-路易斯·大衛(Jacques-Louis David)把馬拉的形象永遠留在了畫布上。當時,大衛不僅是法國最傑出的藝術家,也是馬拉的密友,革命委員會的成員之一,也是雅各賓派俱樂部的主席。作為委員會成員,兩人都投票贊成對國王路易十六判處死刑。對於一個新古典主義藝術家,人們期望看到的主題和場景是和古典時期與羅馬共和國的公民美德有關。然而,在這個特例中沒有什麽比這更偏離事實了。大衛把現代的主題置於現代的背景當中。大衛說:「我認為展現當我發現他的時候,他正在為人類的幸福和福祉而寫作更有趣。」雖然經典的英雄形象被重塑了,但他並沒有被平庸化。這就是為什麽大衛為最基本的主題保留了辨識度和「真實度」,使讓-保羅馬拉成為一個英雄人物。這裏沒有客廳、殺手、朋友——男女——主題置於日常現實中。畫面中沒有服裝來襯托這一幕:馬拉是裸體的。他的革命活動(書寫用具)、利他主義和公益精神(書信)、苦難(洗澡)、英勇的死亡(沾血的刀),這些片段將馬拉描繪成一個願意為實現革命理想而犧牲生命的慷慨英雄。

文本:弗雷德裏克·利恩©比利時皇家美術博物館,布魯塞爾

附註:點擊這裏查看我們的DailyArt印刷品。:)

另外,法國大革命和酷玩樂隊有什麽關系?點擊這裏找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