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爾遜之死 by Daniel Maclise - 1859–1861 內爾遜之死 by Daniel Maclise - 1859–1861

內爾遜之死

布面油畫 •
  • Daniel Maclise - 25 January 1806 - 25 April 1870 Daniel Maclise 1859–1861

這是愛爾蘭藝術家丹尼爾·麥克利斯(Daniel Maclise)的一幅巨大油畫,描繪了副海軍上將霍雷肖·納爾遜(Horatio Nelson)在特拉法加(Trafalgar)大捷期間的去世。 這幅畫是作為麥克利斯在上議院創作的更大幅壁畫的完成研究。 上議院壁畫高約10米(32英尺),寬35.3米(116英尺)!  麥克利斯於1857年在皇家美術館接受了兩幅壁畫的委約,以描繪《惠靈頓與布呂歇爾的相遇》和《納爾遜之死》。 麥克利斯使壁畫表面註入矽酸鈉,因為他認為普通壁畫太難保存。 不幸的是,壁畫還是無法很好地保存下來,到1869年,顏色已經褪色。 但是,現代評論家繼續稱贊“嚴肅的、嚴峻現實主義、及其強有力的表達”。

幸運的是,這幅大型油畫保留了其顏色和細節。 它展示了垂死的海軍上將納爾遜(Nelson Admiral)在海軍上將勝利號(HMS Victory)的甲板上,在躺在哈迪船長(Hardy)的懷抱中,其他知名人物也俯身在他身前。 他們被船員包圍,其中有趣的是,至少有兩名黑人水手。麥克裏斯為圖片細節的準確性方面極盡繁瑣的采訪了戰鬥幸存者,並研究了當時使用的海軍裝備。 圖片中央的黑人海員尤為重要,因為他將海軍陸戰隊引到刺殺納爾遜的刺客所在的法國“Redoutable”號船上。 黑人水手以及婦女與納爾遜勛爵的代表描繪了維多利亞社會,盡管階級分化和不平等,但這個社會是和諧的整體。 在創作這幅畫時,四分之一的海員是黑人,並完全融入了英國的海上工作和休閑生活中。 來自西非,西印度群島和美國的黑人海員在這幅畫留存在的利物浦尤為常見。

到處都有令人著迷的人物描繪:被稱為頑強的“粉猴”的年輕男孩,避開殺戮和混亂,正在攜帶火藥,以保持大炮的轟鳴。 在他的左邊,有兩名水手為年輕的韋斯特法爾中尉提供協助,後者受傷重且昏厥。 在他們的身後,兩名水手將水桶擡上艙梯,以撲滅Redoutable上的火,並阻止火勢蔓延到附近的勝利號。 在畫作的左側,一群水手,其中一位是灰發的老人,正帶走一受傷嚴重的船夫去接受治療。 在一組人的左側,兩名婦女救治流血的海員。 一位拿著碗水,另一位拿著海綿從額頭上抹去血,船上的廚師遞上白蘭地。

麥克利斯是位畫家,他的才華和魅力為他贏得了愛爾蘭和英國知識分子和文學界的贊助者和朋友。 他最初在科克藝術學院(Cork Institute of Arts)接受培訓,並參與了愛爾蘭文化的復興。 在他為小說家沃爾特·斯科特爵士繪制的肖像畫獲得成功之後,他開始了在愛爾蘭的肖像畫家生涯,沃爾特·斯科特爵士於1825年訪問了科克。麥克莉斯於1827年移居倫敦,並於1828年進入皇家學院學習。 首先學習肖像畫,然後學習主題畫。 麥克利斯的大部分作品都基於歷史,文學和莎士比亞主題,並且非常強調姿勢,表情和細節。 後來,他的歷史作品不再拘泥於現實細節,而是采用了更為宏大且更具象征意義的基調。

這種宏大的,具有紀念意義的描繪完全表現當時的景象,但是在其靈感和影響中,可以直接追溯到文藝復興時期和巴洛克風格的繪畫和雕塑作品,因此納爾遜的去世似乎不像是英雄般的慶典,而是殉難的場景。 這種情緒本質上是悲慘的,一種祭奠的氣氛。

納爾遜確實是位英雄,在先前的戰鬥中(在繪畫中準確地描繪了)失去了一只眼睛和一條手臂,並且拒絕丟棄海軍上將的外套,盡管事實使他成為法國狙擊手的明顯目標。 他甚至與當時的超模艾瑪·漢密爾頓夫人(Emma Hamilton)有著很長的感情。 他憑著對拿破侖海軍的勝利而真正地在特拉法加廣場上贏得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將大英帝國對海洋的統治又保留了兩個世紀。

- 克林頓·皮特曼(Clinton Pitt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