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肖像的室內景 by Thomas Le Clear - 約 1865 年 - 65.7 x 102.9 釐米 有肖像的室內景 by Thomas Le Clear - 約 1865 年 - 65.7 x 102.9 釐米

有肖像的室內景

布面油畫 • 65.7 x 102.9 釐米
  • Thomas Le Clear - March 17, 1818 - November 26, 1882 Thomas Le Clear 約 1865 年

湯瑪斯·勒克萊爾(Thomas LeClear)的《有肖像的室內景》(Interior with Portraits)捕捉了一個歷史上至關重要的時刻:攝影的誕生對傳統繪畫的挑戰。幾個世紀以來,家庭通過委託畫家創作生動的、往往是真人大小的肖像畫來紀念摯愛。然而,隨著 1839 年銀版攝影法(daguerreotype)的發明,出現了另一種選擇:儘管是小巧而單色的照片,但它們前所未有地逼真。  

這幅未署名、未註明日期的畫作被認為是勒克萊爾的作品,他是一位在紐約擁有工作室的風俗畫和肖像畫家,根據家人的說法,這幅畫創作於 1865 年左右。據說這幅畫是由畫中兩位孩子的哥哥委託繪製的。然而,這幅畫的背景故事卻更加錯綜複雜:畫中的男孩最近剛去世──並非如畫中所示的孩子模樣,而是一名 26 歲的消防員,在一場酒店大火中喪生。而他在圖中的姐姐則早在 15 年前的青春期時就已經過世了。許多當代觀眾認為,畫中的男孩看起來毫無生氣,彷彿是一個經過保存的標本。

由於沒有真人模特,勒克利爾可能依賴這兩位逝去孩子的銀版照片來準確地捕捉他們的容貌。這一決定使他陷入了激烈爭論之中。當時,許多畫家感到受到攝影的威脅,並拒絕使用攝影作為輔助工具,強調繪畫的獨特性。透過將攝影融入他的作品中,勒克萊爾直接參與了這場爭議。

在畫中,攝影師背對觀眾,隱藏在攝影布下,正在操作一台濕版膠片相機(wet collodion camera)──這種型號的相機直到 1860 年才出現。這一細節不僅幫助確定了這幅畫的創作年代,並表明了勒克利爾有意通過這幅作品探討攝影與繪畫之間的競爭與共生。然而,你可能會好奇,攝影在隨後的歲月中是如何改變藝術世界的呢?答案可以在我們的線上課程中找到,現在享有七五折的優惠!

附言:相片能捕捉幽靈嗎?探索令人毛骨悚然的維多利亞時期靈異照片!想解更多有趣的攝影故事,請參閱下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