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幅版畫是阿爾布雷希特‧丟勒(Albrecht Dürer)為數不多的直接表達他對巫術著迷的版畫作品之一。當時社會對巫術的狂熱,主要受到《女巫之錘》(The Witches' Hammer)等文本的影響。這本由多明我會宗教裁判官海因里希·克雷默(Heinrich Kramer)與雅各布·斯普倫格(Jacob Sprenger)撰寫的女巫獵捕指南,最早於 1487 年在斯特拉斯堡出版,並於 1494 年和 1496 年在紐倫堡由安東·科貝爾格(Anton Koberger)再版印行。當時人們認為巫術顛覆了自然秩序,而這種概念在丟勒的版畫中有所體現——畫中的女巫頭髮朝一個方向飄動,而山羊及她飄逸的衣袍則朝相反方向飛舞,這種顛倒的效果更巧妙地體現在丟勒著名的「AD」字母簽名上,該標誌在此作品中被特意反轉了。
在這幅版畫中,女巫倒騎著一隻跳躍的山羊,山羊象徵著情慾,並經常與魔鬼聯繫在一起。女巫被刻畫成一位尖叫的老巫婆,她一手緊抓山羊的角,另一手握著掃帚或紡錘。她瘋狂飛舞的頭髮在身後飄揚,而左上方降下的冰雹,則呼應了當時人們相信女巫能夠召喚風暴和災難的迷信。女巫下方的四個小天使(Putti)嬉戲打鬧,他們交錯的身影與山羊形成圓形構圖。其中一個小天使提著煉金術士的鍋,可能代表女巫施法用的坩鍋;另一個手持曼陀羅植物,這種植物以其魔法特性聞名。第三個小天使調皮地把屁股對著觀者,甚至放了一個屁,為這幅充滿黑暗氛圍的作品增添了幾分幽默感。
附言:從醜陋的老巫婆到美豔的誘惑者,藝術中對女巫的描繪反映了社會對她們的看法,並展示了這種觀念如何隨著歷史的演變而改變。讓我們一起來探索巫術在藝術史中的精彩演變吧!